书画服务中心www.sh1122.com
标题:踏访陶塑之乡 所属国家:巴西(南美) 录入时间:2010-09-16 09:38:53


  到巴西的卡鲁阿鲁,不能不看当地的陶塑艺术品。卡鲁阿鲁只有28万人口,市中心“5月18日广场”却是巴西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这个市场占地近22万平方米,拥有1万多个摊位。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可最吸引我们的还是当地的陶塑工艺品。

  这些用黏土制作的人物或是动物陶塑,生动可爱,惟妙惟肖,令人爱不释手。无论是彩绘的,单色的,或是泥胎本色的,全部由手工制成。还有反映当地结婚喜庆、宗教洗礼、民间歌舞、木薯加工、足球队等大场面的群体人物陶塑。这些陶塑大如真人,小如弹丸,造型夸张,形象诙谐,栩栩如生,洋溢着浓浓的乡土艺术气息。我们在摊位间穿行,仿佛双脚迈进了巴西东北部乡土艺术画廊。

  市场上最常见的陶塑有“三人小乐队”(见图,吴志华摄)、“绿林好汉”、“黑人妇女”等。这些造型都源于生活。“三人乐队”源自每年6月在卡鲁阿鲁举办的巴西的冬季民间艺术节“圣若奥”宗教节,节日期间街头一组组三人乐队活跃在街头,他们弹着吉他,拉着手风琴,吟唱着当地的“弗罗曲”,所到之处民众随乐起舞,汇成欢乐的海洋。卡鲁阿鲁历史上是穷乡僻壤,曾出现过众多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传奇故事在民间世代流传。艺术家根据这些传说塑造出的绿林好汉,头戴三角红帽,身披弹夹,颇有英雄气概。巴西东北部过去是葡萄牙殖民者贩运非洲黑奴的集散地,黑人妇女形象也成为陶塑造型的代表之一。那一个个穿着筒裙,头顶水罐,怀抱婴儿或挺着大肚子的黑人妇女,散发着浓郁的非洲风情。

  “这么多的陶塑来自哪里?”为了回答我的问题,巴西朋友二话不说,驱车带我们来到7公里外的“穆拉高地”。“刚才你们看到的陶塑大多产自这里。”巴西朋友解释说。“穆拉高地”原是卡鲁阿鲁的一个村庄,因家家都会制作陶塑而名扬巴西和拉美。进入高地的商业街,街旁陶塑商店一家挨着一家。有的店铺门前或楼顶还摆放着巨型陶塑,有高头大马,也有持枪的绿林好汉。这里的陶塑品种更多,工艺也更加精美。

  “这里的居民,几乎家家都会用陶土捏制泥人。这些手艺代代相传,形成了传统。”果然,不少人家门前是柜台,内屋就是作坊。我们走进一家商店,观看老艺人将手中黝黑的泥土拿捏成形,变幻出一件令人叫绝的艺术品。此后捏好的泥塑,还要放入500摄氏度的高温炉里烧制,然后再上色彩绘。

  卡鲁阿鲁的陶塑艺人有数千之众,而陶塑艺人的集中地穆拉高地也被联合国称为“美洲最大的人物造型艺术中心”。

  在卡鲁阿鲁的历史上,曾经涌现许多陶塑艺术大师,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维塔利诺。维塔利诺故居坐落在穆拉高地商业街旁。1909年,维塔利诺诞生在这个土坯房里。6岁时他就开始捏泥人。此后,童年的爱好转换为他毕生为之奋斗的艺术事业,直到1963年去世。

  维塔利诺的陶塑艺术品,风格自成一体。造型看似随意,形象却生动可爱,充满黑色幽默。维塔利诺的艺术名声不仅在卡鲁阿鲁响当当,他的作品也走向了国际,成为各国收藏家们竞相收购的珍品。

  如今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故居已被辟为博物馆。据说,来这里参观,除了可以欣赏维塔利诺的作品外,还能同维塔利诺的儿子塞维利诺交谈。塞维利诺子承父业,也在从事陶塑创作。他每天在博物馆亲自接待游客,日复一日地讲述着父亲的故事和陶塑制作的工艺流程。很可惜,我们参观那天没有遇到塞维利诺,否则我们会听到更多与陶艺有关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