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刘德芳 黄金 艺栈
  liudefang.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574709
最新博文:
 鸟虫篆——天道酬勤赏析        鸟虫篆赏析       龙行天下赏析       对扬州八怪之首——金农及其漆书的探讨      根书的定义、特点及渊源初探       世传“截毫说”可以休也     
我的动态    
书坛奇葩---根笔书法 
发布时间:2017-03-22

 

书坛奇葩---根笔书法

                刘德芳根笔书法探索之路

                          罗文

    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种标志性符号。即使不把原始社会的陶器刻画图案以文字论,至少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开始,中国书法也走过了一条跨越3500多年的漫漫长路。与中国文明发展史相伴而生的中国书法,经历了朝代嬗递的淘磨,几乎每一个时代都不同程度地留下了璀璨的精品,而书法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变迁:西周的大盂鼎铭文、散氏盘,东周的石鼓文,秦代泰山刻石、云梦睡虎秦简,汉代的马王堆帛书、西狭颂、曹全碑、石门颂;直到魏晋以后的碑帖,代表书家更是人才辈出,作品异彩纷呈,钟张羲献自为高峰,欧颜柳赵实乃可仰,及至苏黄米蔡、王铎傅山董其昌文征明吴昌硕于右任……一个个大师如群星辉耀千古,绽放着迷人的光彩,为后学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美营养。这是一切献身书法艺术的根本之所在。

    而根为万物之本。万物生长之理,无根则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壮大。比如一棵树,凡茁壮蓬勃者,必是根入地深厚,虬结如龙者,唯其如此,才能枝繁叶茂,隐天蔽日,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也许出于对根的崇拜与敬仰,刘德芳的翰墨之旅,从根开始。

    出生于黄帝故里河南省新郑市的刘德芳,从小就受到中华古老传统文化的熏陶。

    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新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和2700年的郑韩文化;

    新郑,是一座文化灿烂的名城。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春秋名相子产、战国思想家韩非、战国著名水利家郑国、汉代军事家张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宋代建筑学鼻祖李诫、元代天文学家许衡、明代名相高拱等历史名人,流芳千古,光耀史册。

    自2006年始已经连续三年在新郑举办的黄帝拜祖大典,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新郑这座古城,成为全世界华人注目的焦点。炎黄文化在这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这样一个深厚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刘德芳,对中华文化之根充满了难以害舍的感情,根,成了他心中的眷恋;根,成了他魂牵梦绕的情结;根,同时也成了他墨海弄潮的巨大动力。

    是的,生于斯长于斯的刘德芳耳濡目染,对中华文明有了比别人更多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中华文明的侵润,早已融入刘德芳的身体内、血液中。他从小就喜欢书法。这得益于其祖父。祖父上过私塾,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响誉乡里。祖父每每写字之时,幼小的刘德芳就站在旁边观看,那一行行如龙舞似凤鸾的字迹,散作珠玉在纸上定格之时,也正是刘德芳情动欲跃之际。有时他看得目瞪口呆,那种痴迷之态,让乃祖父亦甚惊讶,常常就抚着他的脑袋说:“你喜欢啊?长大了好好学,一定比我写得好。钟张羲献,苏黄米蔡,那些古代大家才是你心追手摹的目标啊!”刘德芳张大眼睛,似懂非懂地对祖父点点头。

    爱写字的祖父喜欢读书,家里有一些“大部头”的书,在刘德芳认识些字以后就开始捧读了。他常为《三国演义》、《水浒传》中一些人物的英雄豪气所感染,也曾为《红楼梦》、《西厢记》里的才子佳人的不幸遭遇而漤然落泪。同时,对字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时间就照猫画虎地练习,在粗糙的纸上用毛笔书写自己的梦想。在刘德芳的家乡,到处可见那起伏连绵的黄土岗,成片成片茂密的枣树林有着特殊的诗情画意。他小小年纪已懂得生活的艰辛,家境的贫寒迫更使他下定决心发愤读书,立志长大后在书法领域开辟出一片人生新天地。

    书法之根已经深深扎进刘德芳的心里。正所谓“有乖入木之术,无缀临池之志”。当时,在刘德芳的家乡新郑,流传着一种民间艺术芳香的书体——花鸟篆,这种以红黄绿蓝彩色为基本格调的书写方式深深吸引了他。无论在拥护的集市上,还是偏僻的乡村里,花鸟篆深受人们的喜爱,有着广阔的市场。当时乡亲们堂屋内贴的,春联上写的,都是花鸟篆。这一现象引起了刘德芳的注意,他开始学写。没有钱买彩纸颜料,他就自己制作小黑板,刷上漆,用毛笔蘸着水在上面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没多久他就掌握了花鸟篆的写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一种新颖的书体——龙凤书。至今,刘德芳常常一笔成龙,且名曰:九曲黄河龙者,即此时深厚功力所为。15岁那年腊月二十三,刘德芳为了给自己贫寒的家庭挣一些办年货的钱,便到集市上卖春联,用苦练已久的龙凤篆在红纸上书写挥洒,受到众多赶集人的欢迎和赞赏。此后,在十里八村的乡邻中已小有名气。等到上高中的时候,他的楷书、隶书已写的相当漂亮,每次公社开大会的横幅、标语等都拿到学校请他写,那流畅华美的字体,受到全校师生的啧啧称赞。

    志存高远的人永远不会满足已取得的成绩。1970年刘德芳光荣入伍。在部队,他把出黑板报、插图等都当作自己练习书法的好机会。部队有严格的作息制度,他经常利用训练间隙用手指在地上练,悬空练,外出时看到街上的标语招牌就驻足欣赏,走进书店看到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的字帖就买,有好的书法作品集就要,这都是从微薄的津贴中节省下来的钱买的。他一般星期天不外出,利用这难得的整块时间苦练书法技法,临写历代名帖,常常练得忘记了吃饭和睡觉。

    刘德芳深知,“书法艺术无捷径,遍临百家能悟妙”。他从临习欧、颜和魏碑开始,尤其在汉隶摩崖书法上用功至深。从部队转业以后,他先后在市委宣传部和市建委工作。在这期间他涉猎众多,上窥钟王,下涉明清诸家,对行、楷、隶、篆博研细究,深有心得,在隶书上造诣最深。为了学好隶书,他认真临习《开通褒斜道刻石》、《石门颂》、《西狭颂》,对隶书大家伊秉绶、刘炳森、周俊杰等心慕手追,认真阅读名家隶书论文,广交书法界朋友,经常和他们进行书法交流,获益匪浅。他的隶书在历经多载苦练研习之后,渐渐地呈现出厚重、雄浑、博大和稚拙的风格。

    1981年书法杂志第6期刊登的《唐代的飞白书》一文,引起了他的强烈兴趣。在“唐尉迟敬德墓志盖飞白书铭文”中,古人用竹笔写出的飞白书丝丝露白,呈织锦随风飘动之美,深深打动了他。后来,他又收集到武则天用飞白书所题“升仙太子之碑”六字,如获至宝。他用根笔对飞白书进行精心临摹,用书法这种特殊方式与古人对话。通过对飞白书的初步探讨,他发现自己所写的根书和飞白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所用的书写工具相同,均是以扁笔书写。古人用扁竹笔书写,他用扁根笔书写;运笔技法和结字规律相同;二者作品呈现的特色相同,均丝丝露白,呈婉转逶迤之势。因此,他断定根书和飞白书二者之间一脉相承,密不可分,存在着一种自然的传承关系。

    2000年,他偶然看到清代著名书画家金农的漆书作品,在心理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即找遍郑州市大小十多家书店,搜集购买了金农的字贴及书画集,进行专门研究和练习。由于有深厚的书法功底,经过数年苦练,刘德芳的漆书作品笔力刚健,融隶、魏碑笔法于一体,所书漆书作品用笔涩进力遒,虽用扁笔而无单薄之病,浓墨厚重而不板滞,其撇划放纵如狮子奋迅,末梢细如针尖而不失劲利,而捺划则极力内敛,一收一放,极富张力,观其作品,纯任字势,或长或扁,随形就势,应机生化,一派天真烂漫,如深山幽谷,老柏苍松,天然有出尘之意,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同时,刘德芳还在根书艺术上作了独到及开拓性的探索。经过数百次的尝试,他发现杨柳的根软硬适度,韧而且绵,制成根笔用起来得心应手。他用根书练习颜、欧楷体,隶书、魏碑、漆书与草篆,多年摸索苦练终见成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根笔书写技法。他把传统笔法与现代书法结合,从意象书法中汲取精华,所写根书作品丝丝露白,浓淡有致,力透纸背,其势如龙蛇游动,虬枝蓬展,笔缘处似有无数须根在萌动,给人以无限遐思和美感。观其根书作品,既有强烈的书法美感,又有毛笔难以体现的立体感,线条呈粗犷、厚重、富有弹性和张力等特点,古朴灵动,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艺术风格独具一格。他擅写龙字,精心创作的“龙文化”系列根书作品《九曲黄河龙》、《黄河母亲龙》、《始祖黄帝龙》等字中有画、画中有字,寓意深刻,观后给人以昂扬向上、耳目一新之感,龙系列根笔书法作品已经成为前来求字者的首选,并报经河南版权学会著作权注册登记。问他何以写根笔书,刘德芳深情地说:“我的家乡在黄帝故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根脉圣地,用根笔创作根笔书法,是在寻根问祖呀!”

    寻根是一种崇高的事业,也是一种艰难的探索过程。以普通的树木之根表达中华文化之根,其本身即大有深意。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已经为世所公认。已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以树根为书写工具来表现书法的意蕴是不是能为人们所接受?这对于突发奇思妙想的刘德芳来说心里并无多少底数。而且,对于用哪种树根制作书写工具也仍然是个未知数。对于这些难处,刘德芳没有多想,他走出散发着浓郁墨香的书斋,一头扎进大自然的怀抱,开始了他的“寻根之旅”。

    春天来临之际,阳光普照下的万物勃发出盎然生机,总是令刘德芳激动不已。在他看来,大自然神奇的变化,就是线条与点画的巧妙组合,是触目可及的诗与书法完美奇变,同他醉心研究的根书有着紧密的联系。黄河岸边,杨柳树下,都留下了他寻根的身影。挖根的过程是艰苦的,而寻找则更为不易。一次次地剥开泥土,结果却是一次次失望。他选根的标准太苛刻了。经多次努力,终于有一截中意的树根被挖出来了,刘德芳眼睛一亮,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他如获至宝,捧回家中,开始制作他的“根笔”。

    写好根书的关键在于书写工具,为了制作好“根笔”,他用过槐、榆树之根,但质地太硬,易折断,且储墨少,满足不了书写的要求。经多次尝试,最后选中杨柳之根,在书写过程中发现此根韧中有绵,具有储墨多、不易断等特点,最适宜做根笔。在创作过程中,他还发现春天的杨柳根制成的笔最好。春天万木萌发,根须四处延伸,这时采集的杨柳根质地最好,是上乘的制笔之物了。

    制作根笔是一项复杂的工艺过程,挖出来的树根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用斧子劈开后,用木捶反复敲打,砸过的树根经剪刀修剪梳理后,一支支粗细不一、规格不等的圆、扁根笔就做成了,制作出的根笔柔韧兼备,用起来得心应手,可在宣纸上同毛笔一样任意挥洒。

    对于“根笔书”,刘德芳做过深入的研究与剖析。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关于根笔书法的理论,并整理成文,名为《根笔书法初探》。他指出,所谓根笔书,顾名思义,根笔书就是用根笔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它是跻身于书法之林的重要条件,也是根笔书与根雕、根艺的根本区别。根书兼备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二者之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用笔方法和书法风格。衡量一件作品是不是根笔书,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特质:一是所书之笔必须取材树根,需用树根制成根笔;二是必须按照书法技巧和规律在纸上进行书写创作。只有具备了这两个基本特质和条件,所书作品才能叫做真正意义上的根笔书法。

    刘德芳特别强调根笔书书写工具的重要性。他说:“要想从事根笔书创作,必须先从书写工具着手。”他结合个人从事根笔书研究、创作30年的经验,认为根笔制作需采用春暖花开之杨柳树根,经修剪、水泡凉干,锤砸、刀削梳理等多道工序,方可制作出粗细不一规格不等的扁、圆根笔,这样制作出的根才能笔柔韧兼备,宜于写出上好佳作。

    根笔书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艺术的渊源。刘德芳的研究成果表明,飞白书是根笔书的根脉所在。他认为,唐代的飞白书是根笔书的渊源。

    飞白书亦称“飞帛”,飞白的寓意是所书作品丝丝露白,飞帛意思是所书作品如布帛随风飘动。据说这一书体为东汉大书法家蔡邕所创,他从工匠用石灰刷墙呈现丝丝露白中得到启示,遂在书习中采用此法,所书笔墨效果饶有奇趣,后人效法者极多。为了追求飞白效果,后人逐渐探索总结由毛笔改用竹笔书写。久而久之,形成了规范的飞白书技法,唐朝的皇帝如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均擅写飞白书。由于皇帝喜作飞白书,加之文人大力渲染,朝中大臣们也以能得到御赐的飞白书为荣,于是当时社会上飞白书的影响和知名度显著提高。

    据刘德芳考证,1971年出土的《尉迟敬德墓志》,志文内容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志盖刻飞白书“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忠武公尉迟府君墓志之铭”共有25字,其运笔规律,多存隶书笔意,平画起笔采用“欲左先右”笔法,使用平笔巧妙地作一圆转,再向右取波势。落笔时稍向下垂,然后用侧笔上挑,又如立画起笔,采用“立笔平搭”的原则,先取平笔作半圆转,然后侧笔直下。凡点皆不直落笔,而是发挥扁笔的特点,做“S”形转换,飞白书如此用笔,富于卷曲飞动之势。呈织锦随风飘动之美。又,《升仙太子碑》。相传唐圣历二年,武则天从洛阳出发,赴嵩山封禅时,游览了缑山风景,恰山上的升仙太子庙竣工,感兴而撰写的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专以飞白体书就。笔划呈鸟形,丝丝露白。这里所画的鸟,寓意仙鹤飞天,同时增强了碑额与碑文内容的联系,对于太子晋驾鹤升仙而去,于字间寄托了无限羡慕和向往之情。

    从飞白书的发展沿革过程中,刘德芳发现了幼年时期曾经写过的花鸟篆的踪迹,而且与根笔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在研究中发现,到宋、元、明、清时,关于飞白书的记载和作品仍有传世,而今人对飞白书几无传习。刘德芳认为,近现代在民间流传的一种书体,叫花鸟篆,继承了部分飞白书的书写方法,早期的花鸟篆,只能在春节集会上才能看到,大多写一些吉祥话语和对联。顾客买回家贴在堂屋以求吉利。现在在旅游景点或庙会上也可以看到,多以书写姓名及名言名句,游客以祈求吉祥逐渐转为收藏猎奇。观其作品,往往只侧重于花鸟的婉丽,书法内涵尽失,其字多不可认。他说:“飞白书已面临佚亡,实为书界一大憾事。”

    根笔书是在飞白书基础上的延续和发展。刘德芳认为自己所写的根笔书和飞白书有以下相同之处:一是所用的书写工具相同,均是以扁笔书写。只是前者用扁竹笔书写,笔者用扁根笔书写而已。二是运笔技法和结字规律基本相同,都是以真、草、隶、篆传统书法为基础,再进行发挥创作。三是所书作品呈现出来的特色相同,飞白书和根笔书均呈现婉转逶迤之势,丝丝露白,犹如织锦,立体感强,视觉效果强烈。基于此,根书和飞白书二者之间的关系一脉相承,密不可分。飞白书犹如大树之根,根书是大树之枝叶。根笔书是在飞白书基础上的延续演变和发展,没有飞白书就不可能有根笔书的问世,根笔书是飞白书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飞白书艺术发展的自然传承者。

    刘德芳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根笔书的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从书体上讲有相对的独立性。根笔书由于书写工具与毛笔不同,所以写出的字与毛笔书法的韵味、风格、质感有所不同。从韵味看,其作品线条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或骤然凝同,或起伏跌宕,节奏明快,气势磅礴。从风格讲,其作品丝丝露白,笔缘处似有无数根须在萌动。从质感看,其作品立体感强烈,线条厚重,给人以强大震撼力。

    二是从结构上讲具有一定的依附性。根笔书无论是用扁根笔或圆根笔书写,总是依附于一定的书体,例如用根笔创作出的根漆书,笔力刚健,融隶、篆、魏碑、行书于一体,其撇划放纵如狮子奋迅,末梢细如针尖而不失劲利,捺划则   极力内敛,其作品如深山幽谷,老柏苍松,一派天真烂漫,天然有出尘之意。离开了真、草、隶、篆的基本书体去写根书,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三是从书法美学上讲,具有广泛的吸纳性。根笔书不但与书法形体有紧密的依附性,而且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同样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比如用根笔创作出来的鸟虫书,字中有画,画中有字。鸟虫书以利用字的笔画形态再塑形象,用笔干净利落,立体感强,龙飞凤舞,潇洒飘逸,呈现书画具备的综合之美,非普通毛笔所能表达之意境。呈“书家难起笔,画家难润色”之特色。它的意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境界。在诗情画意中蕴涵了绘画、音乐、舞蹈的深邃,由于这种广泛的吸纳性,从而赋予了根笔书法艺术强大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

    而对根书书法艺术风格与毛笔书法艺术的异同,刘德芳则做了如下归纳:

    一是在书写技巧和表现手法上具有共同特点。根笔软硬兼备,且具储墨多、不易干的特点,凡毛笔书写技巧所能达到的视觉效果和意境,根笔同样能达到。

    二是用根笔所书作品丝丝露白。浓淡有致、力透纸背,其笔势如龙蛇游动,似虬枝蓬展,婉转逶迤,笔缘处似有无数根须在萌动,蓄势舒展,给人以无限遐思和美感,极富笔墨情趣,艺术风格独具一格。

    三是根笔所书作品,既有强烈的书法美感,又有毛笔难以体现的立体感,线条呈粗犷、厚重、富有弹性和张力等特点,古朴灵动,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对于如何写好根书,刘德芳结合本人多年来的实践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练好书法是学习根笔书的基础。熟悉了根笔的制作和根笔书的特征,如何写好根笔书呢?应该掌握传统书法的一般技巧。根笔书与传统书法同宗同源,区别只在书写工具不同。因此作为根笔书爱好者,必须先熟练掌握毛笔一般的书写技巧和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根笔书练习。试想一个不懂真、草、隶、篆,连毛笔字都写不好的人,让他拿着根笔书写,只能是胡乱涂鸦。所以有志于研习根笔书法者,首先要打好毛笔字的基础,在熟练掌握书法技巧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根书研习。

    “要深入传统,汲古润今。在书法学习中,要提倡深入传统,以古为师,要苦练传统书法。对古人碑帖进行悉心临习揣摩,学习传统书法就象万丈高楼打地基,基础打的越牢固,楼房就会盖的越高。不学传统走捷径,只能是沙上建塔,经不起风雨检验。要在继承优秀传统书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书法的特点进行去伪存真,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达到汲古润今之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既能继承传统技艺、又能反映时代特色的高品位根书作品。

    “要注重“字外功”,兼收并蓄,推陈出新。一个根书爱好者,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书家,首先必须树立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坚定意志。苦练书法基本功,朝着根书艺术的高峰不断攀登。其次要注重“字外功”,要虚心向书法同道学习,要多参加书法展览,多读书法理论书籍,多听书法名师点评,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学养。“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要以知识修养,来丰富书法内涵,来扩大艺术视野,以达到“技进乎道”的要求。第三要加强对书法相近艺术门类的学习,加强对社会、政治、哲学、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修养,触类旁通,兼收并蓄,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根书创作中做到游刃有余,不断推陈出新。使根书这门书法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在书法艺术的百花苑中占有一席之地。”

    纵观刘德芳的根笔书创作之路,经历了十五岁时用根笔临唐楷、写“鸟虫书”;三十岁以后用根笔研习“飞白书”及汉隶;五十岁时用根笔探索金农漆书这个过程。在对根笔书法的认识方面也经历了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探索过程,同时对根笔书有了准确的定位。

    1995年4月17日,《中国建设报》发表了记者采写的《刘德芳和他的根书》报道文章及根书作品,到2000年止他连续在市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根笔书作品80多幅,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书法爱好者纷纷给他来信来电,询问根笔书问题或求其字,他都一一作答,并免费赠送作品。也有书法同道好心劝导他说:“搞好传统书法就行了,写根笔书没啥出路,登不了大雅之堂”。对此,他都一笑了之,毫不气馁,仍然在根笔书之路上探索不止。为了练好根笔书,他坚持做到每天临池不辍,寒暑无间。他坚信,虽然自己是一个探索根笔书的独行者,但根笔书发展的时代迟早会到来,在根笔书探索的道路上虽然布满荆棘,任重而道远,但他仍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座右铭,不断向着根笔书法艺术的高峰努力攀登着、探索着……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刘德芳成功了。近年来,他的学书事迹及根笔书作品分别被《经济消息报》、《特区工报》、《中国建设报》、《现代文明画报》、《河南日报》、《郑州晚报》、《中国时代名牌》、《中州纵横》等国家、省、市二十多家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刊登或播发。他成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郑州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并被多家书法艺术团体聘为客座教授。他的书法作品在社会上逐渐拥有了广泛的影响。据悉,近4年来他无偿地为求其字者赠送作品500余件。

刘德芳的书法不仅深受书友的喜爱,而且不断走进高雅的艺术殿堂。在参加国内外书法大赛中连获大奖。近几年来,其书法作品分别被《书法导报》《河南日报》、《郑州晚报》、《中国新闻网》、《央视网》、《中国书法网》、《新华网》、《凤凰网》、《中国西冷网》、河南省电视台、郑州电视台等国家省市60多家报刊杂志、新闻媒体刊登或播发,近年以来作品获“鹰联杯”世界和平国际书画大赛一等奖;“炎黄杯”国际书画大赛金奖;纪念齐白石逝世50周年海内外书画大赛金奖;羲之艺术奖·纪念《兰亭序》创作165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艺术金奖;和谐中国杯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金奖;作品入选韩国第4届CJB直指国际书法大赛;获中日国际书法大赛铜奖;被中国国际名人院评委会和世界文化名人成就金像奖评委会授予“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荣获“中国书法百杰”、“兰亭百杰”、“中国当代百名终身艺术成就奖”、“中国百名功勋艺术家”等荣誉称号。其事迹及作品入选《世界文化名人辞海》、《中国书画名家精品集》、《现代书画艺术名家翰墨藏典》、《书画魂》等书。其书法在洛阳花果山、西安华夏碑林等处勒石,作品远播美、日、韩、加拿大、新加坡等国,被国内外一些文艺团体、书法爱好者及文人雅士所珍藏。

 

         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刘德芳成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郑州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河南省人大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会长。中国艺术家协会副会长。根笔书法创始人。为中国名人字画销售网、北京中国传承艺术网、爱艺网等多家团体签约书法家。并被大河文学艺术研究院、河南名家书画艺术研究学会聘为客座教授。他的书法作品在读者中逐渐拥有了广泛的影响。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品类繁多,书法艺术的繁荣推动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昌盛与文化进步。刘德芳表示,根笔书作为中华文明古国文化园地的一朵奇葩,自己有理由、有责任将这一书法艺术推广开来,发扬光大。通过深入地探索和不断创新,使根笔书法这门书法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为书法艺术的百花苑增光添彩。

    刘德芳已过知天命之年,但他每日仍临池不缀,傍窥尺牍,俯习寸阴,从不曾停下对书法艺术追求的脚步。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得根斋”,也许蕴含着得中华文化之根本的追求,与得根书探索之趣味的有机结合吧。

    艺无止境,学海无涯。对书法的学习与探求更是好此。孙过庭曾说过书法的高妙境界有“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如果能做到“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的程度,必须做到“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这就需要多下深功夫,磨得铁杵细。只要心不厌精,手不忘熟,即可在完成书法作品时,意在笔先,潇洒流落,翰逸神飞,弄潮墨海,终有可圈可点之处矣。

从唐时的飞白书,到金农的漆书,刘德芳通过艰辛的探索,找到了他的根笔书源流。他虽然已过天命之年,但正是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之时。相信他的根笔书法作品会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5年5月13日

 

评论(0) | 阅读(235)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漆书 ()
根笔书法 ()
隶书 ()


我的最新动态

 鸟虫篆——天道酬勤赏析
  鸟虫篆赏析
 龙行天下赏析
 对扬州八怪之首——金农及其漆书的探讨
根书的定义、特点及渊源初探
 世传“截毫说”可以休也
名家 刘德芳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艺栈开通了!
名家 刘德芳国际艺术期权交易艺栈(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访客最新留言

刘德芳
2017-08-02 08:38:32
需要作品的朋友们请联系我,手机13203865576 。价格优惠。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刘德芳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